這真的是心理疾病嗎?
孩子是「#好動」?「#過動」 ?「#注意力不集中」?或具有「#多工處理」的專長?
.
一句用來形容兒童天性「活潑好動」的用語,曾幾何時,演變成了「過動」,接著成了病名。
.
透過朋友的介紹,這一天,母親領著這個她口裡所謂的:「姥姥不疼+爺爺不愛+鬼見愁」的孩子來了。母親為了他的狀況,面容看來憔悴。她和孩子的爸爸研究過幾款藥的仿單,無法接受副作用,採行其他的替代方案。除了幫孩子多次轉學找到適合的學習環境,自己還轉換職場跑道,親自跨入了教育界。
.
和這孩子相處,就像您對活潑孩子的印象:不怕生,很在很短的時間內,就可以和我獨處聊天。
.
這確確實實是一位,有另類想法並比較堅持己見,不太能溶入團體生活的孩子。用「過動」,不足以說明他的狀況;也不能說這孩子不適合「團體班」的學習,應該是說這孩子比較適合「一對一」的教育。因為可以為他量身定做,以達到「因材施教」。
.
經驗上,這類孩子在透過訓練之後,是可以專注完成任務的。只是處理的細膩之處是,必需要足夠瞭解他,並使用適當的話術。
.
換句話說,我們平時使用的話語,很容易地就可以進入大多數孩子的宇宙;但面對這類孩子,需要轉換成能夠進入他宇宙的波。
.
在比較多孩子的家庭中,這類的孩子,在學齡前很快地會被貼標籤。以前稱作:「搞怪」、「活潑」、「好動」等;但現在這樣的行為,通常進入幼兒園或小學,在團體班的教學模式中,蠻容易被要求去確診是否是「過動」?但,為什麼大多數的孩子,會是在進入幼兒園或小學後才「發作」呢?只是因為身體的年紀嗎?和「教育」無關嗎?
.
許多失敗處理的案例是,硬要這類的孩子和團體中大多數人的思考及行為模式ㄧ樣,以便「被管理」。甚至為了方便而用藥物控制。
.
成功的處理方式,就是回歸「因材施教」。其中一個成功案例:是百老匯知名作品「貓」及「歌劇魅影」的編舞者吉莉安 琳恩。她幼年時因為好動,被媽媽帶去確診是否有病?然而,發現她其實是位舞蹈天才。實際案例分享:
.
每個人都有小時候,醜小鴨需要一點時間,才會發現他是天鵝。老鷹的翅膀是用來飛的,雞的翅膀才是用來烤的。
.
.
小故事:
在朋友的鼓勵下,終於再度提筆寫下,關於運用「學習技術」,以及在這樣的教育哲學下培育出的孩子們,成長的故事。大家都有小時候,我把小時候的他們比喻成「毛毛蟲」,剛開始總是刺刺的難以相處;但有一天,你會看到他們蛻變成美麗的蝴蝶。
.
#學習技術(一種高效率學習方法。開車上路前,大多數人會先去駕訓班學開車技術,取得駕照。然而,我們進學校前,有先去學任何學習的方法嗎?)
.
好的敎育,值得擁有
.
#接著還有⋯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⋯⋯